跳转到正文内容

缉毒队员讲述30年禁毒历程:毒贩藏有手榴弹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26日12:34  中国新闻网 微博

  中新社临沧6月26日电 题:新中国首批缉毒队员讲述30年禁毒风雨历程

  作者 胡远航

  “30年,很多人不在了,很多人不能动了,我还站在禁毒第一线,替他们继续没能做完的事。30年的禁毒风雨历程,我无怨无悔。”

  26日,在第25个国际禁毒日,中新社记者专访了现任云南省临沧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副支队长的何庆文,听他讲诉新中国首批专业缉毒队员鲜为人知的故事。

  20世纪70年代末,境外“金三角”地区毒品悄然涌入中国,并迅速从云南边境的一些村寨蔓延到内地。面对日益严重的毒品渗透,1982年,中国第一支缉毒专业队伍在云南诞生。当年11月,这支缉毒队伍就开赴边境一线和主要交通干线,开始缉毒工作。

  谈及当年入伍时的情景,何庆文记忆犹新,“经过层层筛选,昆明地区一共有100个人被选进缉毒队,我和另外9名队员被分到临沧地区。在前往临沧的路上,我们特别兴奋,觉得马上就可以和《便衣警察》里的主角一样,开始神秘又刺激的公安工作了。”

  只是,当辗转三天到达临沧后,队员们蹲在客运站小瓦房的墙角失落地哭了。“与我们原先在电影里看到的完全不同,没有灯红酒绿的歌厅,没有摩托,没有制服,跟威武雄壮豪迈完全是两码事。”何庆文咬了咬牙,甩了句“哭什么哭,我们是来工作的”,走上了工作岗位,而这一干就是30年。

  说起第一次和毒贩短兵相接,何庆文现在反而有点后怕。1993年2月,何庆文曾化装成买家参与一起贩毒案件的调查。“考虑到可能会被搜身,我没有带任何武器,就把工作证藏在了鞋垫里。”与毒贩接头后,何庆文被关在房间里接受一天的“考察”。周旋中,他发现毒贩在柜子里藏有两颗手榴弹。

  等到交易时,何庆文发现,手榴弹已被转移到他身边的床上。趁毒贩数钱,何庆文拿起手榴弹从门缝扔了出去,并朝窗户连开两枪。随后,埋伏在外的缉毒警察一拥而上将毒贩抓获。但就在屋里的另一张床上,大家搜出了一支手枪,而且已经上膛。

  “在整个侦查过程中,只要有一点闪失,哪怕是一个眼神,就可能引起毒贩的怀疑,后果不堪设想。”何庆文说,经历了那场斗争后,自己慢慢进入“角色”,像个真正的缉毒警察了。

  “禁毒工作的险,干过的人深有体会。武装贩毒从开始到现在都没停过,但更为险的其实是‘糖衣炮弹’的袭击。”何庆文告诉记者,长期从事禁毒工作,缉毒警察成了毒贩拉拢腐蚀的对象,如果没能守住防线,很快就会“陷”下去。

  “多么崇高的境界,我谈不上。我只是常常讲,人要算好自己人生的每一笔账,因为在追求的过程中,欲望是无止境的,而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何庆文说,“30年了,有人牺牲了,有人‘倒’下了。对我而言,依然能站在禁毒第一线,并问心无愧比什么都重要。”

  自1982年以来,云南禁毒队伍从1000人增加到3000余人,破获毒品犯罪案件25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2万余名,缴获易制毒化学品1000余吨、毒品200余吨。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背后,是云南缉毒警察的汗水、鲜血乃至生命:30年来,云南共有40多名缉毒警察牺牲,360多名警察负伤……(完)

分享到: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6)

 

更多关于 缉毒 禁毒 毒贩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